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疫情数据的“守夜人”——北大公卫志愿者韩雨廷

发布日期: 2020-02-26

大年初一,请战启程


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春节陇上了阴霾,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2017级的直博生韩雨廷同学,一直关注着全国疫情动态,看到每日上涨的数字,他心里十分焦急。然而就在1月25日,也是大年初一的上午,他在学院的微信群中看到了招募支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志愿者的通知,他毫不迟疑地第一个给老师发送了“请战”申请:

“老师,我报名!”


其实大年初一这天是韩雨廷刚刚到家的第三天,半年未见他的家人虽然支持他去支援疫情防控,但是他能感到家人心里的矛盾。当天晚上在去火车站的途中,妈妈一反常态,寡言少语,临上车时她看着韩雨廷没有说话,仿佛有千言万语的叮嘱都堵在嗓子里说不出来,最后她哽咽着说了声:“注意安全。”心情复杂的韩雨廷在大年初二的凌晨,登上了从老家河南开封开往北京的列车。他知道在国家疾控有可能会遇到从前线归来的老师们,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但是他深知在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公卫人,应当肩负起防疫的重任,这也是他学习公共卫生的愿望与使命,在国家安康的前提下,才能有小家的安康和幸福。


运用过硬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难题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詹思延等教授就疫情基本情况、工作纪律等方面对支援的志愿者团队进行了培训。当天下午两点,老师便带领9名学生志愿者驻扎国家疾控,投入到当日的抗疫工作中。作为中共党员,同时也是志愿者的大师兄,韩雨廷同学主动承当起了学生组长的角色,为带队老师、指导老师分担工作,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保障志愿者团队高效工作。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詹思延等教授就疫情基本情况、工作纪律等方面对支援的志愿者团队进行了培训。当天下午两点,老师便带领9名学生志愿者驻扎国家疾控,投入到当日的抗疫工作中。作为中共党员,同时也是志愿者的大师兄,韩雨廷同学主动承当起了学生组长的角色,为带队老师、指导老师分担工作,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保障志愿者团队高效工作。


然而在应急期间疾控人手不足、工作节奏争分夺秒等情况下,每日疫情数据的分析量显得尤为巨大,第一天的夜班即使所有志愿者齐上阵,还是从0点工作到了早上6点。而且疫情数据不容有丝毫差错,这给困倦疲惫的夜班志愿者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看到这种情况,韩雨廷立即建议建立固定的分析流程,并采用自动化的分析方式来完成每天的夜班工作。之后的两三天里,韩雨廷每天吃完午饭便开始写代码,直到凌晨五六点收工,最终在第三天和其他志愿者们完成了一套系统化、自动化的分析代码。通过一键式操作,大大节省了繁冗的制表与制图时间。之后,他也随时根据疫情分析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该套代码。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让夜班工作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七八十,更是避免了在大量分析中由粗心导致的小错误。

“最后一个夜班,我们四个人只用了半小时就做完了全部工作。”志愿者刘欣然高兴的说到,“这多亏了韩雨廷一直优化代码。”这项自动化操作得到了国家疾控老师们的高度认可并沿用至今。



随着工作的深入,为了更好的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更系统化的开展支援工作,韩雨廷还协助老师建立了标准的工作流程。除了夜班和白班工作流程外,他们还建立了定期召开讨论会、定期向疾控老师汇报工作进展等工作制度。通过这样的工作流程,及时发现数据分析工作中的现存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办法、制定分析方案和后期分工等,使志愿者的支援工作更为细化和高效,也为日后更多志愿者的加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方案。


扛得住事儿的大师兄

随着夜班工作效率的提升,夜班人员逐渐缩减,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开始在白天从事更为深入、细致的专题分析。但是,为了把握好专题分析数据的“进”与“出”,韩雨廷负责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因此无论是否值夜班,他都会在每日凌晨清理最新的大疫情和个案库数据,方便白班同学们的使用。

   “其实师兄是那种平时作息特别规律的人,在校时基本不熬夜,但是在疾控期间他主动要求长期值夜班,”志愿者杨若彤同学说到,“有一次其实师兄不到凌晨2点就能结束工作的,但因为我第二天白班有个比较重要的任务,着急写不出代码来,师兄就一直帮我,硬生生熬到了5点多。当时我真的特别特别的感动,他真的是个能扛得住事儿的大师兄!”


作为同学们的大师兄,韩雨廷时刻关注 “战友们”的心理与生理状态,尽可能保证同学们充实又愉悦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所有同学都是第一次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高强度的工作、数据准确性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每一个人。韩雨廷经常关心师弟师妹们的心理状态,在休息时给他们鼓劲打气,在压力大时帮他们分担。他有时会在其他同学值完夜班后,给他们带早饭午饭,会在同学遇到问题时耐心的查看并讲解。在韩雨廷的带领下,志愿者团队成为了一支积极、温馨、充满战斗力的集体,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互帮互助、努力奋斗。




在2月8日元宵佳节之际,志愿者们共同组织了“元宵喜乐会”,通过放松的节目和游戏让志愿者同学在紧张之余,快乐的过了一个特殊的元宵节。韩雨廷弹唱了两首歌《拥抱》、《晴天》,似乎是用歌名表达所有志愿者的心声。虽然大家不能在家中与家人团圆,但是志愿者团队也是一个大家庭,一起奋战的同学们都是彼此的亲人,在这寒冷的冬夜,期待拥抱美好的晴天。


公行天下,卫戍健康

近二十天昼夜不停的工作,让韩雨廷逐渐忘却了每天是何日,但却清楚的记得当天所用数据截止至何日。

   他说:“这次支援工作,不仅让我走出学术的象牙塔,真真正正用所学保卫人群健康,更加深了我对公共卫生专业的理解与认识。之前总说‘上医治未病’,但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非传染性疾病负担逐渐加重的局面下,以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仅停留在慢性病层面。然而如李立明老师课堂所言,我国仍面临双重疾病负担,除了非传染性疾病,新发传染病仍不断威胁着人民健康。正如尼采所说‘Whatever does not kill me, makes me stronger’。这次疫情也同样为我国公卫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提供了改革的动力。我愿意今后在公共卫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完善我国公卫体系添砖加瓦,为保卫人民健康奉献终生!”



 
“感谢学校和学院给予机会让我能够在这场抗疫之战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感谢志愿者战友们让我体会到并肩作战的团队力量;还要感谢李立明老师、詹思延老师、吴涛老师、吕筠老师、余灿清老师、孙点剑一老师,以及一直陪伴我们的王洪源老师和庞元捷老师,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感谢学院领导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线上志愿者们每天随时待命为我们提供专业帮助;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谢谢你们的支持和信任,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

韩雨廷是众多抗疫志愿者的一员,也是广大北大公卫学子的缩影,他过硬的专业知识、对待工作认真严谨、危机面前勇于担当、团队协作甘于奉献等优良品质彰显了北大新青年的特点。还有更多像韩雨廷一样在这场战“疫”中兢兢业业奉献自己的优秀青年,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在疫情中为人民“守夜”,让我们做好自己,相信他们,曙光终将来临!

文字撰写 孙傲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