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房山:农村合作医疗的典范

发布日期: 2007-12-06
12月5日上午公共卫生学院行政支部一行14人赴房山学习了解农村合作医疗情况作为支部活动。房山卫生局给予大力支持,卫生局党委书记兼局长张建国局长带领办公室、疾病控制中心及合作医疗办公室等同志接待我们。

张局长首先对公共卫生学院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我们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多年来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90年代就参与高血压防治工作,现在还是学院科研教学基地。我们经常请专家来讲课,受益匪浅,希望今后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随后张局长介绍了房山区情况:房山位于北京西南,面积2019平方公里,有34个乡、镇、办事处,463个村,人口88.6万,加上流动人口超过100万,其中农业人口超过40万。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1997年11月国务院批准将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

   由于房山区深山区、半山区、平原各三分之一的地理特点,使其卫生工作的难度加大。卫生局在区政府的支持下,扩大筹资规模,加大卫生投入,不断努力,使卫生工作一步一个台阶稳步前进,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就卓著,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从2005年至今政府投资建立210个村卫生室,24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改建扩建22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覆盖投资2400多万元更新设备,极大改善群众就医环境。

房山区深山区中有120个行政村,分布在9个山区乡镇,共计7.2万人既没有乡村医生也没有卫生室。这样的村子地广人稀,建专门的卫生站点,就诊量不大,容易造成人员、资源闲置;不建,农民出山就诊实在不便,卫生局决定建立“流动医院” 。2007年政府投资108万元购置9辆面包车,作为“山区巡回医疗车。还在各村选拔86名乡村医生、34名健康促进卫生员,分配到1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不可及的山区、半山区村,由区、乡两级财政分别按每人每月1500元、800元给予补贴。2007年流动医院的车轮已跑遍120个山村,服务村民近3200人次,满足患者药品需求近4万元。

    房山区合作医疗办公室刘主任介绍了房山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情况。房山区新型合作医疗从2003年开始试行,逐年完善。卫生筹资机制逐步建立,从2003年的2200万元,到2007年的8200万元, 2008年预计将达到1.2亿。有了资金的保障,满足基本医疗需求就成为可能。合作医疗达到收支平衡,老百姓最满意补偿政策完善,基本医疗都能按比例报销,报付率已经与城市看齐。

卫生局为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方便群众就医制定了许多鼓励政策,符合以下情况报销率提高5%:低保、五保户、残疾人,解放前的老党员;60岁以上老人;独生子女家庭、利用传统中医、中药;选择基层卫生机构看病。这五项人性化的倾斜政策,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到就近的基层医疗机构就医,既方便了群众,又节约了开支。

房山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在6000多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各医疗机构积极改善医疗环境,主动提高服务质量实行多项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参合率已达97%,由于工作成绩显著,2006年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

大家听了张局长和刘主任的介绍都非常感动,房山区政府和卫生局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对缓解医患矛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老师们向刘主任咨询有关群众特殊病种报销比例,如白血病、恶性肿瘤、车祸逃逸、突发事件,及住院报销付款周期、比例等进行咨询,讨论气氛热烈。随后卫生局领导带我们参观房山中医院,看他们合作医疗情况。

党员们在听了、看了房山区卫生工作情况后觉得收获很大。政府在医疗卫生的投入逐年增加并不断推出新的政策,做了很多实事,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环境。                                 科办,周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