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举办“公共卫生与人群
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午9点逸夫教学楼114室已经座无虚席。研讨会由王培玉教授主持
,公共卫生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永华教授致欢迎词。
首先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流行病学专家艾利斯戴尔教授报告,题目是“
新西兰公共卫生现状—教育、政策和研究”。他介绍了奥克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情况。学院
建立于1886年,现在教职工130多人,重点培养公共卫生硕士、科学博士等。他还介绍了新西
兰在控制吸烟、公共卫生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情况。戴尔教授注重保护环境,虽然有私家
车、离学校也很远但他坚持骑自行车上班。
胡院长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公共卫生现状”。他介绍了SARS以后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新形势要求公共卫生教育跟上时代发展。现在学
院正致力于在学制、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
王培玉教授作了“中国老龄化现状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的学术报告。2000年中国进
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疾病包括中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这些疾病
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缺乏体育锻炼、空气污染,这些疾病造
成中国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副总裁克瑞斯布林教授报告了“干预研究的潜力和挑战
”。他介绍了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在运用随机对照实验对控烟、营养缺乏、
抑郁症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最准确数据的经验。这些技术需要完善的实验设计、良好的统计学
知识、周密的组织实施计划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卫生管理学张拓红教授介绍了“中国医疗卫生体系
改革现状”。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关注重点是农村卫生、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等方面。
旨在加强卫生体制、卫生保健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注重健康分平性、医疗保险覆盖率、卫
生政策、卫生监测等工作。
奥克兰大学统计学专家罗杰马歇尔教授报告了“新西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全人群策略和
高危人群策略”,他介绍这两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并比较其优劣。全人群策略是指在
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饮食干预、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疾病。高危人群策略是指筛查心脑血
管疾病高危险期人群并在该人群中进行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等。
北京大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潘小川教授报告了“从沙尘暴看中国的环境卫生现状”。奥
克兰大学统计学专家斯蒂文温德教授介绍“生物统计学在人群健康中的应用”。在了解慢性
病的自然史;传染病的潜伏性病期;从离散的数据得到有用的流行病学信息;如何理解在人
群水平上一种干预措施的影响等都需要统计学的支持。
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常春副教授报告“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健康教育”。她介绍了20
07年中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中国政府在健康教育方面所作的努力。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临床实验研究中心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姜燕南博士报告的题目是“
新西兰研究项目介绍--营养状态和体育锻炼的客观测量指标”。她介绍合理膳食和体育锻炼
是预防心脑疾病的主要措施,目前在新西兰正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这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
本次研讨会建立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和中国北京大学日益深入的科研合作基础上,研讨会后
还对联合培养博士生、加强学者互访、开展国际间合作课题等问题进行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