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纵贯北京老城区南北,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现如今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为帮助教职工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发展脉络,近距离感受这座古老都城的魅力,2024年9月至12月,公共卫生学院工会举办了“City看北京——了解中轴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旨在通过活动的举办,激励教职工用骑行、漫步等慢生活方式,打卡中轴线、穿越古街老巷、胡同中City,感受古都新貌。

活动以系室工会小组为单位,延中轴线自由选取其中一段以绿色出行的方式,打卡15个构成要素中的全部或者某几个,使用任意一种记录行迹的软件记录活动轨迹并和活动合影一并提交。本次活动特色是不设具体活动时限,参与人员不设限制,运动方式不激烈,属于全龄友好型活动。在相对较长时段内可以自主完成。经过4个月时间,共有10个系室工会小组近60人参与活动,其中多数工会小组党政工集体出行,不少系室教职工还携家人、朋友共同出行,工会委员金晓滨老师个人完成全要素打卡。

活动作为载体,让老师们有机会在繁忙的工作中走到户外,体验新时代、新北京、老中轴焕发新魅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工会委员会
新闻链接:
附件1:北京日报报道介绍: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日期:2024-07-28 09:03 来源:北京日报)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7月28日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700多年来,这条北京城的“脊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申遗12年,“北京经验”终于亮相世界舞台,交出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人答卷。
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遗产区占地589公顷,缓冲区占地4542公顷。这条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15个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
“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独特见证,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至今仍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说,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到了世界遗产专业评估机构的高度评价,“无愧世界文化遗产之名。”
这条古今交融的城市轴线,拓宽了很多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凸显了北京在世界著名古都中的突出地位,彰显了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以及“中”“和”哲学思想,对世界城市规划史、建设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古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案例。
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聚焦这条壮美轴线,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保护带动北京老城整体保护,全面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念和管理水平。
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百项文物保护修缮计划”启动,中轴线上,天坛、景山、社稷坛、太庙、钟鼓楼、正阳门等重要文物建筑得到系统保护。
2017年,“积极推进中轴线申遗工作”写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同年,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中轴线申遗专项工作组成立,申遗工作进入快车道。北京市政府参事室参事、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于平说,得益于机制创新,文物、住建、规划、发改等相关部门全部联动起来。
近年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等文件出台,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在疏解、修缮、环境整治中,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格局逐步复原、历史风貌生动再现,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不断改善,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中国在北京老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点赞。“以我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意义深远。对历代人而言,这条宏伟的城市轴线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一位来自赞比亚共和国的遗产专家说。
12年努力,申遗圆梦。北京中轴线是活态的遗产,她属于当下,属于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
附件2:十五个构成要素名录
序号 名称
1 钟鼓楼
2 万宁桥
3 景山
4 故宫
5 端门
6 天安门
7 外金水桥
8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9 正阳门
10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
11 永定门
12 太庙
13 社稷坛
14 天坛
15 先农坛
附件3:中轴线介绍网址
中轴导览 (bjaxisclou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