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公告 > 新闻中心 > 正文

孙殿军教授《中国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第十讲——“中国地方病流行与控制”

发布日期: 2019-05-27

2019年5月12日下午,《中国公共卫生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迎来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殿军教授。他为在场师生带来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中国地方病流行与控制”。


孙教授开篇指出: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给病区人民的健康、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影响着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民族的兴旺。中国是地方病病情严重的国家,全国各省份至少有一种以上的地方病。迄今,地方病仍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构成我国广大农村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然后孙教授主要从地方病的相关概念、流行与控制现状、防治历史与经验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地方病的流行与控制情况,最后以碘缺乏病防治为例带领大家切身体会地方病的防治工作。

在我国地方病的流行与控制的介绍中,孙教授对我国主要的地方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展开了介绍,这几种地方病病情严重,危害极大,病区面积广泛。同时,地方病流行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还成为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紧接着孙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我国地方病的防治历史。从建国前血吸虫病、克山病的防治窘境到建国后防治工作逐步推进,公共卫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6年,卫生部成立了地方病防治局,随后批准成立了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基地,组建了卫生部地方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委员会。在卫生部领导下,这些机构组织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作用。

孙教授总结了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辉煌的成就的原因:第一、党和政府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是成功的关键;第二、部门密切协作是开展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基础;第三、加强防治科研机构建设,造就一支敢于攻关、勇于献身的专业队伍是开展防治科研工作的技术保证;第四、搞好病情监测是科学防治地方病的工作基础;第五、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动员群众自己起来同地方病做斗争,是长期有效控制地方病的根本措施;第六、坚持防病治病与脱贫致富相结合是必须遵循的持续消除地方病的基本方针。


讲座最后,课程负责人李立明教授对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颁发感谢状。李教授讲到:我国地方病在防治措施落实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地方病防治研究也已取得新的成果,这凝聚了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同时也包含了年轻一代地方病研究人员的辛勤奉献!伴随着听众的掌声,课程也暂告一段落,我们明年有机会再见!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2019年5月13日